<th id="fh1jj"><address id="fh1jj"><th id="fh1jj"></th></address></th>
<th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<th id="fh1jj"></th>
<span id="fh1jj"></span>
<span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
<span id="fh1jj"></span>
<th id="fh1jj"></th>
<th id="fh1jj"></th><span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
<span id="fh1jj"></span>
<span id="fh1jj"></span> <span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<span id="fh1jj"></span><th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<th id="fh1jj"></th>
<span id="fh1jj"><noframes id="fh1jj">
<span id="fh1jj"><video id="fh1jj"></video></span>
<span id="fh1jj"></span>

拼多多模式被大量復制 “山寨”拼多多們仍售賣假貨

欄目: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:2018-08-06
8月6日消息,據IT時報報道,7月26日,成立僅三年的拼多多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,市值一度接近300億美元。創始人黃崢認為,能在這么短時間完成上市,很大程度得益于娛樂屬性的社交電商模式。一時間,拼多多模式引來眾多模仿者,超低價格、拼團等玩法被照抄。

 “拼團購”形同虛設

  與專車、外賣市場不同,繼拼多多這個“獨角獸”出現后,行業內很難再見到第二個拼多多。記者搜索“拼、購”發現,與拼多多有著類似玩法的App其實不在少數,“拼趣多”“廠多多”“一起買買買”“拼乎”“邑起團”……打開這些App,“拼起來,購樂趣”“呼朋喚友來拼團”“拼團劃算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與拼多多相似的營銷口號。

  拼趣多,這家誕生于深圳前海的電商平臺,與拼多多有著幾乎相同的玩法——首頁是一列等待“開團”的低價商品,VANS運動鞋98元,iPhone耳機7.9元,抖音爆款BB霜14.8元……相似的商品,相似的低價,但進一步體驗,會發現這個平臺沒有讓拼多多用戶們“瘋狂轉發”的“砍價購”和“0元購”。拼團模式幾乎形同虛設——一副蘋果安卓通用入耳式耳機(送耳塞)單獨購價格13.9元,2人拼團購價格7.9元,但所謂拼團不需通過朋友圈轉發尋找拼友,一人就能直接下單購買。

  此外,在拼趣多上還能見到不少熟悉的品牌,從藍月亮洗衣液到YSL口紅……真假難辨的同時,還存在“掛羊頭賣狗肉”的套路玩法。以藍月亮洗衣液為例,銷售藍月亮品牌洗衣液的“賣家”被標注為“藍月亮洗衣液專營店”,這家店鋪內只售一種商品:藍月亮洗衣液3kg家用套裝。這款商品在銷售首頁標價為“單獨購12.8元,拼團購9.8元”,點擊購買,價格就發生了實質變化——9.9元只能購買一包立白清潔洗衣粉,藍月亮3kg裝的真正價格是29.8元,接近京東超市同款產品的售價。

  “你可以從QQ上分享”,一位拼趣多的銷售人員承認,無法將平臺拼團活動分享到微信朋友圈,因為可能會遭到微信“誘發轉發”為名的刪除、關閉懲罰。因此他們鼓勵平臺商戶通過其他社交平臺來獲取流量,包括QQ微商城。從平臺顯示的所謂“拼單成功”數量看,最高的商戶近2萬件,最低的僅為10件。

  另一家,名為“廠多多”的拼團購平臺自稱是“m2c”的社交電商,即從工廠直接進入到銷售環節。家居、電器、數碼,智能硬件應有盡有,這里更像一個主打拼團的“小京東”。從康佳塔扇電風扇家用落地扇(205元),到懶人自動感應掃地狗(44.9元),再到X20全網通4G手機(369元),出現的品牌和商品讓人似曾相識,又十分陌生。山寨低價數碼電器成了這里的主打。

  與拼趣多的情況相同,廠多多上所謂的“拼團購”同樣是低價購的幌子,跳過“呼朋喚友”的環節,一次購滿3件以上直接就能享受最低幾元最高幾百元不等的所謂批發價。

  沒有流量、融資,靠什么發展?

  記者查閱了拼趣多和廠多多發布的公開信息,沒有一家顯示有投融資記錄,在沒有了微信的流量支持之后,拼趣多難以風生水起。

  根據啟信寶顯示,2017年上線的拼趣多,背后主體是深圳市前海朵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,注冊資本為625萬元,主要依靠創始人洪雙以及其余自然人股東投資作為啟動資金。在發展兩年后,沒有任何投融資跡象表明有新的資本進入。這家平臺自稱已擁有2萬入駐商戶,300多萬個用戶。

  “拼趣多、廠多多和拼多多模式差不多,但是不投廣告,也沒有流量,所以商家進去了,也想往外退?!币晃粡钠慈ざ嗤顺龅纳虘敉嘎?,拼趣多這樣的平臺因為無法通過分享到微信獲取流量,因此很難像拼多多那樣產生“裂變”效應。

  據商戶透露,拼趣多為了吸引商戶入駐,不斷將自己對比拼多多,強調自身平臺不會隨意扣罰商戶,最高罰款每單50元,以此制造“惡意拼多多”與“仁義拼趣多”的反差吸引商戶。新商戶一旦入駐,平臺就給出開10家店鋪贈流量位的激勵,直指保證金,“一家店鋪保證金1500元,十家就要15000元?!?/span>

  入駐的商戶最后基本只能靠“刷單”,而平臺方非但不對刷單進行管理,甚至鼓勵商家刷單?!霸谄慈ざ嗾猩倘簝?,管理員鼓勵商戶自己做基礎銷量,做得好換取流量位,但實際上有些商戶一天一個真實交易也沒有?!痹谏鲜錾虘艨磥?,這些平臺的概念大于實質。

  拼趣多工作人員坦言,作為“新平臺流量的確很小,但公司目前正在自建流量池,很快就會進入起飛階段?!?/span>

  什么是自建流量池?拼趣多稱,“流量池是來自我們公司自己組建的消費群體”。但業內人士卻認為,“自建流量池”的說法不科學。

  另一方面,拼趣多平臺向商戶收取保證金的資金池疑點重重,其中個人商戶(非海淘)的保證金是2000元,企業商戶的保證金是1500元。如按照平臺對外宣稱的擁有2萬商戶計算,保證金至少進賬4000萬元。而拼多多對平臺商戶“寬進嚴出”的管理手段也被移植到了這些平臺。有商戶投訴,想退出拼趣多平臺時,對方會以各種借口、理由和規則阻止商戶提取保證金,“退了半年,也沒有拿到錢?!币晃簧虘敉虏?。

  另一家成立于2017年7月的廠多多,注冊資本僅為200萬元,平臺首頁商戶公開的成功拼團總量僅在200~400件之間。廠多多官方網站顯示,截至今年6月,廠多多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0萬,入駐品牌突破6000家。但到目前為止,沒有公開信息顯示廠多多曾獲得過投融資。值得注意的是,平臺押金收取方式是專營店1500元、直營店2000元、旗艦店4000元。按照6000家品牌商計算,背后資金池同樣不可小覷。

  在上市前,黃崢被問到是否害怕被后來者趕超時,他很清楚,沒有穩定流量的支持,拼多多模式很難被復制:“如果是一模一樣的,挺難的,我們剛做的第一年就有幾百上千個(模仿者),現在剩下的已經不多?!?/span>

  顯然,對于廠多多、拼趣多這樣的電商平臺而言,沒有了龐大的流量支持,所謂拼多多模式實際很難被復制。


办公室娇喘激情嗯啊视频免费